《Justice》用影像抹去疫情霸凌污痕

專訪青年高中電影電視科金牌製作團隊

撰文-翁珮恒・圖片提供-青年高中電影電視科

「真的有事才要被隔離!」

「待在家不要出來害人!」

「她就是確診了啦!離她遠一點」……

劇情短片《Justice》中,女孩琦惠因為媽媽工作的醫院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感染而被迫隔離,對病毒無知的恐懼掩蓋了同學間的日常關心,琦惠因此遭到同學排擠與社群網路上的謾罵。


影片釋出的2021年初,正逢新冠肺炎疫情剛開始延燒之時,劇情宛若預言般點出眾人對病毒未知的擔憂與恐懼,是如何變相地強壓在他人身上,現今回頭觀看短片,仍教人震驚。而短片的幕後推手,是一群來自台中市青年高中電影電視科的學生,以專業作為與當代對話的工具,用學生最純粹的身分,喚起社會面對疫情時的處變不驚與應對法則。

數位霸凌越來越容易發生,你我在網路上的一字一言都該更加謹慎(取自《Justice》片段)

將疫情日常元素化為創作素材

2021年初疫情爆發前夕,青年高中除了日常防疫宣導之外,也發放酒精小噴瓶給每位學生,同時也請影視科學生拍攝「洗手舞」,加強宣導校內衛生觀念。不過當時台灣疫情相對緩和,儘管校園內有些許防疫措施,並未嚴重影響學生日常生活,直到年中開始陸續發布防疫警戒,校園活動也接續暫停,這讓當時正處於高三的導演魏少筠、副導林冠孝、演員林琦惠,對於這突如其來的環境改變都深深有感。

「其實一開始不會覺得很嚴重,認為絕對不會傳染到自己身上,同學之間的討論度也很低,直到一些活動都開始取消,恐懼感才油然而生。」少筠說,作為影視科的學生,許多拍攝實作相關的作業及課程都漸漸縮小規模、改變形式,校園生活氣氛有別以往,才開始漸漸覺得疫情離自己這麼近。「畢業典禮沒有了!真是不敢置信!」對冠孝來說,畢業典禮就是高中生活的里程碑,具有儀式感,「畢業旅行也無法成行,少了與同學們一起畢業的感動,真的很可惜。」至今已是大學生的冠孝,憶起消失的畢業典禮,仍倍感遺憾。


在一切未知的狀況下,社會中充斥著各種疫情相關資訊與新聞,不分國家、地區,都對疫情畏懼,「我們就是在這之中看到一則日本的新聞,講述學生群聚事件,因此在台灣的社會氣氛中還沒有討論到疫情霸凌的面向時,就與老師討論劇本編想。」除了疫情新聞報導,少筠也想起同學間經常以玩笑的口吻對周邊有咳嗽等症狀的朋友隨口說「你確診喔」,她認為,說出這句話時並沒有考慮對方的心情,就算是玩笑也難免會成為霸凌的方式,因此決定與冠孝、琦惠等影視科的同學一起組成劇組,在老師的指導下,拍攝與時代呼應的劇情短片《Justice》。

日常中的戲謔玩笑即便無心,也可能對他人形成一種霸凌(取自《Justice》片段)

在影像中注入高中生的社會觀察力

觀影時不難發現,《Justice》的拍攝手法純熟、風格齊一,演員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因此獲得第四屆「我的未來我作主」微電影防治霸凌主題首獎。「除了用很多鏡頭語言去精確地表達出每個場次的細節,我們在風格的選用上也以憂鬱冷色系貫穿整部短片,呈現出有如日本偶像劇常見的『逆襲感』。」冠孝細數短片前半部分的鋪陳,是如何藉由劇情與演員動作的結合,最終襯托出片尾傳達的影片主旨──疫情下的同理與包容。


結局的衝擊考驗著演員的演技,這對於第一次飾演被霸凌者身分的琦惠來說,得花一番功夫著墨女主角的心境。「第一次演被霸凌,也算是第一次被霸凌,一開始真的不知道怎麼演出,但還好有導演指點一些小動作,我發現這是我平常會做的事情,漸漸地就比較上手了。」琦惠笑說,可能是因為自己溫柔的個性看起來比較柔弱,才會被選為女主角,過程中發現只要本色演出、做自己就可以好好地發揮演技,「自己的個性其實都悄悄地鑲在劇本裡。」她回憶,有一場戲是需要表現出被好友拋棄的失落與難過,拍攝時自己很自然地玩起手指,沒想到動作著實地符合當下的情境,在鏡頭中發揮了不錯的效果。

霸凌事件在數位時代中亦自然地從線下過渡到線上,成為社群網絡中虛擬卻真切地霸凌,《Justice》也如實地將社會寫實面記錄在影像故事中。「雖然影片有誇飾社群網路霸凌的狀況,但仔細想想,這確實在日常中很常發生。」少筠與冠孝都認為當今網路發達,疫情生活下也延長人們日常使用網路的時間,網路霸凌的因子也因此在網路世界的各個角落,如何才能做個負責任的網路人,他們說,藉由影片的故事,希望能夠提醒人們在使用網路時謹言慎行,要為自己在網路上所留下的一字一言負責,並對網路上所接收到的資訊多做思考,並保有同理心。

疫情下的世界,更需要眾人互相同理與友善對待(取自《Justice》片段)

純粹中的意想不到

「這部影片製作完成到播出隔了一段時間,因此在影展首次播放時,社會氣氛中開始出現影片中霸凌的現象,好似我們劇本的設定走到了現實生活中。」令冠孝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場影片放映結束後,觀眾席鴉雀無聲,劇組對於觀眾觀影後的冷漠反應相當納悶,經過詢問才得知,觀眾對於影片敘述「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震驚,才會在驚訝中疏於鼓掌,「這讓我深深地覺得,我們拍攝的內容是跟社會時間有呼應的。」琦惠也期待他們對人的關心,能夠藉由影片傳達給更多的觀眾,讓觀眾在認識與了解疫情的過程中,練習與病毒共存,將恐懼化為同理心,友善地對待確診者。

「我們是一群喜歡拍片的人,也喜歡看到影片對觀眾帶來的影響。」少筠回顧起《Justice》帶給他們的反饋,至今仍覺得不可思議。對於他們來說,秉持著對拍片的熱情與社會觀察力,純粹地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享受過程中與夥伴們合作的珍貴時光,即便成果讓人意想不到,也要繼續做自己、做自己喜愛的事情。


藉由拍片,《Justice》製作團隊找到自己關心社會的方式,在他們的眼中,無論年紀多寡、身處在什麼樣的人生階段,只要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保有對社會觀察的熱情,一定都能夠藉由自己的力量,對社會帶來一些影響。正如冠孝所言:「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只是學生,沒辦法對社會帶來什麼影響,正因為我們是學生,我們的觀角很純粹,或許是最能夠點出社會問題的一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