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風前行!疫情下的小草們

專訪副校長阮家貞╳青草職能學苑主任蕭雅文

撰文-陳冠帆・攝影-李子薏・照片提供-小草書屋

小草書屋為三峽地區的高風險家庭打造課後陪伴據點,從家庭、學校與社區三方面建立合作關係,提供給弱勢孩子更多元的陪伴與教育資源。2021年5月疫情升溫,書屋老師們發揮創意帶著孩子線上旅行;今年疫情減緩,老師們引領學生共同策劃單車環島。讓我們一起認識疫情之下小草們的努力。

疫情下的焦慮與資訊落差 讓孩子更需要陪伴

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在原生家庭無法獲得適當的照顧,在校園裡無法獲得學習成就,甚至形成人際關係的困境,最終大多選擇離開學習現場。在家庭、學校及政府無法給予援助的情況下,更需要在地社區裡兒少基地的老師與志工們陪伴,填補情感的缺口、並重新織就社會安全網。


歷經三年疫情,副校長阮家貞觀察到小草們的心理變化,語重心長地表示,孩子的情緒容易隨著疫情產生浮動與焦慮,害怕來書屋會增加染疫風險,也憂心家人會因確診而停工,使家庭經濟來源中斷。小草大多來自於高風險或低收入家庭,突如其來的遠距教學政策,或是確診後複雜的通報流程,皆讓這些家庭無所適從。

位於三峽的小草書屋。

舉例來說,社區裡隔代教養的家庭狀況不在少數,孩子和家人都不懂如何使用快篩試劑,書屋老師就運用遠端視訊教導學生操作快篩。其中一名孩童的試劑顯現兩條線,他的阿嬤手足無措,第一時間致電書屋:「老師,我孫子確診了,怎麼辦?」幸好有書屋老師耐心教導阿嬤通報學校的方式,一步一步協助學生就醫。從上述例子中,阮家貞也感慨,疫情下資訊落差更加速擴大,不僅有數位落差,也有供餐和照顧的問題;像是停課時,孩子們大多待在家裡,生活方面的問題也會浮上檯面,讓老師們都很憂心,希望政府能深入考量到弱勢家庭的需求。也因為這份擔心,從疫情蔓延以來,小草書屋透過各種管道募集快篩試劑、平板或電腦設備,分發給缺乏資源的小草家庭,對小草和家人而言,書屋老師是社區裡最值得信賴的存在。

不能出門? 跟著街景去旅行

書屋每年暑假會舉辦環島旅行,原本2021年規劃到蘭嶼淨灘,然而因疫情嚴重而中止。不僅是書屋活動,連學校的畢業典禮也取消,孩子們對此相當沮喪。老師們為了鼓勵正向的居家防疫生活,去年7月間為「青草們」規劃一堂線上課程:「跟著街景去旅行」。


老師們以Google Maps為輔助,藉由視訊方式帶領孩子們了解臺灣各地特色。有趣的是,老師特地先到量販店採購名勝特產,例如大溪豆干、小琉球麻花捲和鹿港麵茶等,再分成一袋袋的教學材料包,每隔兩週送到學生家中,企圖以每一次線上旅行搭配在地美食,吸引孩子們的學習動機。以花蓮七星潭為例,老師不僅邀請當地好友直播分享海邊風景、線上一同品嚐花蓮名產,也帶領孩子們將所見所聞以手繪方式記錄下來。即使不能出門,他們仍然擁抱夏天。


由於「好吃又好玩」,孩子們對這門課程相當期待,總是迫不及待想要打開點心,老師們只能好氣又好笑地不斷叮嚀「絕對不能偷吃」,一定要等到下次課程,與大家一同體驗美食的氛圍會更棒。

學生們和老師一起線上品嘗大溪豆干的好味道。
透過網路交流,不用出國一樣能看到香港叮叮車。

破風前行! 疫情下的單車環島

今年夏天,老師們認為疫情仍然會持續,孩子們不能一直躲在螢幕後面生活;而書屋存在的價值就是陪伴兒少,帶領他們開拓視野和生命教育,因此提出帶領青草們騎車環島的計劃。同時師長也尊重青少年的想法,帶領孩子們進行討論與分析:老師們提出環島旅行的裡由,鼓勵孩子回歸正常生活軌道,尋找方法面對疫情,而學生們也提問「如果中途有人確診怎麼辦?」、「我們真的需要環島嗎?」蕭雅文主任認為,這個辯論的過程讓孩子們不再只是遵循的角色,由老師引導他們思考自己能做什麼,並進一步提出新構想。


有了團隊旅行的共識之後,老師也帶著孩子們縝密推演每一個環節,從環島行程規劃到安全配套措施,他們溝通出一套防疫機制:旅行中如果有一個成員確診,便中止行程、全員返回三峽,確診者獨自搭乘防疫計程車,而其他人搭乘遊覽車。在全體的努力下,最後他們順利完成充實又有意義的環島壯遊。疫情期間孩子們失去很多珍貴的回憶,對健康、情緒和學習上都有顯著的影響。小草書屋在社區中堅守兒少陪伴與教育的角色,自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直面疫情,接住孩子的恐懼、增進孩子的韌性,讓他們擁有勇氣接受挑戰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