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把關兒少身心健康

撰文─何明穎• 圖片─ Adobe Stock

疫情來勢洶洶 兒少身心健康首當其衝

自Covid-19 疫情爆發,每天只要打開手機、電視新聞,便會接收到大量疫情資訊,看著報導裡的確診人數、死亡案例,心情也跟著這些數字起伏不定,深怕病毒找上門。


根據教育部統計,自2022年1月1日至8月30日,每100位確診的人數中,就有7位是未成年兒少其中轉為中重症的比例為0.12%,共計469人。談起疫情對兒少的影響,家長最擔憂莫過於染疫後的中重症、併發症、長期後遺症、死亡等威脅。但除了身體健康之外,孩子們和大人一樣,會因為疫情帶來的生活影響而產生徬徨、孤單、高壓迫等情緒,導致心理健康跟著亮紅燈,這些負面情緒若沒有及時獲得緩解,恐產生長期的心理疾病。

醫療量能降載 孩子定期醫療處置和追蹤被迫中斷

受疫情影響,醫院暫緩較無急迫性的醫療處置,兒童早療也被列入其中之一,全台數萬名早療兒童首當其衝,被迫暫停職能、語言等治療。但是對早療兒童來說,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或語言表達都要靠每天反覆練習才能學會,一旦被迫暫停早療課程,缺乏練習和刺激,很可能會退回原樣前功盡棄,甚至錯過黃金治療期。


門診減少、診所暫停,不緊急的日常醫療健檢同樣遭到限制,例如牙醫檢查因家長擔心拿下口罩會有飛沫傳染的風險而延期,根據美國研究發現,三成家長不敢帶孩子看牙醫,有超過兩成的孩子在疫情期間牙齒健康狀況變差。另一方面,嬰幼兒的例行預防針施打,也因為家長擔心出入醫院診所增加染疫風險而選擇延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僅在2021年全世界就有2500萬名嬰兒錯過常規疫苗的施打,如麻疹、肺炎鏈球菌等,意味著常見疾病恐反向威脅兒童生命。

校園爆發疫情 被貼標籤比病毒更可怕

校園如同小型的社會,2020 年還未出現大量確診病例時,一有零星確診個案,便會受到媒體社群大肆討論和轉發,即使沒有明確公布確診者個資,確診消息仍很快就人盡皆知。在校園裡,孩子可能因為感冒咳嗽而被指指點點,甚至被貼上「確診者」標籤。甚至不幸確診後,還要面對同學間的流言蜚語,或遭受異樣眼光對待,也讓校園中人人自危,深怕自己染疫或因為小感冒而被放大檢視。

疫情下孩子感到孤單 心理健康亮紅燈

除了身體健康受到影響,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也因為疫情變得混亂。分隔兩地的家人想相聚卻遙遙無期,即使與親人居住在相同縣市,探視長輩和家庭聚會等實體互動也面臨減少或暫停。

根據兒福聯盟2021 年調查,臺灣有兩成六兒少表示因為疫情停課和朋友變得比較少聯絡,三成兒少覺得停課後沒有說心事的對象,一成兒少感到孤單、有壓力。孩子們失去和同學、親人的實體互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再緊密,只能把思念、孤單、難過的情緒壓抑在心中。


隨著確診個案增加,連大人都開始感到焦慮不安,更何況是還在發展情緒調節能力的孩子。疫情升溫,孩子因為過度擔心自己染疫或親友離世,進而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反應。這些負面情緒經過長期的積累,或過度的壓抑,直到超出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久而久之恐衍生成心理疾病。

兒少心理疾病大幅提升 甚至出現自殺意念

美國(2020) 一項研究發現,疫情期間生活變動、學校停課、身體活動減少、擔心親友健康等憂慮,導致成人和青少年的憂鬱、焦慮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臨床發生率較之前更高,成人的憂鬱和焦慮症狀發生率皆為29%,但是青少年憂鬱症狀竟高達55%、焦慮症狀48%,另外有45% 青少年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38% 出現自殺意念或行為。顯示面對疫情的壓力,青少年反應比成人更加強烈,著實令人擔憂。


過去兒少可以依靠學校輔導資源來尋求心理健康協助,但學校停課後心理輔導服務無法使用,線上輔導資源亦相對匱乏,也使得孩子在遇到心理困擾時,沒辦法獲得及時協助。法國政府觀察到疫情期間兒少的心理狀況惡化,「疫情影響最深卻安靜無聲的,其實是兒少族群。」法國總統馬克宏說,與成年人相比,孩子往往更難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法國政府推行Forfait Psychologique d'urgence「兒少心理健康應急包」服務, 為3歲至17 歲患有精神障礙、行為障礙或出現輕中度心理困擾的兒少,提供十次免費的心理諮商服務。

兒少心理健康需要你我的關注

與病毒共存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照顧孩子的同時,家長也要好好關注自己,平時可以多利用心情溫度計量表(BSRS 簡式健康量表),幫助快速了解自己與孩子的身心狀態。


每個孩子對壓力的反應不一樣,年幼的孩子表達能力還不夠健全,沒辦法完整敘述自己的心理問題,家長可以從一些生活細節中觀察孩子的情況,如:過度哭鬧、過度擔心或悲傷、生活能力退化(如尿床)、不健康飲食、睡眠習慣反常、注意力不集中、對事物失去興趣、不明原因頭痛或身體疼痛、易怒等。

孩子的反常行為是一種警訊,當孩子無法正確消化情緒時,

家長可透過以下四種方式給予孩子充分的心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