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最重要的事,是孩子們找到喜歡的事

專訪村子裡的凱莉哥

撰文-陳冠帆・照片提供-凱莉哥

2021年5月18日,全台疫情警戒升級,學校以「停課不停學」的方針啟動遠距教學,促使家長與孩子們快速上手3C 產品。兩年多來,科技融入學習的混成模式已成為一種日常,家長要操心的問題變得更多了,包含孩子的健康和學習狀況,包含3C使用的時間太長、在外面有沒有把口罩戴好、遠距上課有沒有認真……等,雖然親子相處時間更多,也讓親子關係更常處於緊繃狀態。擁有部落客、創業家、母親等多重身分的凱莉哥,卻與多數爸媽不一樣,疫情下對孩子們的要求,不是疫情防範、也不是學業成績,而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比起盯3C使用 更重視孩子學習的驅動力

兩年來,Covid-19持續蔓延,造成多數父母集體的焦慮,尤其是改採遠距教學後,雖然讓孩子們減少染疫風險,但長期下來卻衍生新的家庭衝突,例如家長抱怨孩子不專心上課、整天視訊聊天、學習績效變差。同樣作為學生家長,凱莉哥對這一切紛擾卻淡然視之,首先她們隱居於山中,向來遠離人群雜沓的場所,並且她認為,孩子們的專注力不會受使用媒介或環境的影響,如果有熱情自然會認真,因此家長的重點應該要放在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這兩年來,我的孩子對3C操作變得非常靈敏和靈巧。」凱莉哥家中沒有設置電視,孩子們原本對3C產品沒有需求,如今為了線上課程與繳交作業,孩子們熟悉手機功能的程度已超越家長,對此她完全不反感,反而大呼「我覺得很厲害,新世代的孩子們很不一樣!不過自制力和專注力還是要回歸到親子之間的合作關係。」


以視訊聊天來說,凱莉哥認為孩子們原本就有許多話要聊,在學校時總是嘰嘰喳喳講個不停,現在實體的社交生活卻被剝奪了。當她發現孩子跟同學協定,寫功課和吃飯的時候開著視訊軟體,彼此不交談,但是抬頭就可以看到對方,彷彿回到學校一起用餐和自習的時光,她完全能理解這是孩子們維持情感的一種慰藉,因此不會設定她們使用視訊的時間,原則上只要不耽誤寫作業與睡覺,其餘時間就由她們自行決定。

疫情下的旅行,換個地方來生活

疫情下,凱莉哥和孩子們最感失落的部分是旅行。過往每一年他們會離開國境,選擇遠離塵囂的地方住宿一段時間,今年凱莉哥與家人前往臺東停留6天,不受行程約束,僅待在民宿裡,在海邊仰望星空、在草地上享受蔚藍。對他們而言,旅行不是觀光,而是換一個地方生活。當孩子們因為無法出國而惆悵、難過時,凱莉哥會告訴她們:「妳們可以保有這樣的情緒,但是那些我們喜歡的地方,會因為人類足跡的減少,大自然得以修養生息;當我們恢復旅行時,地球會更美麗。」疫情下的失落,凱莉哥將它視為讓自己和孩子們練習正向轉念的好時機。

不是看書就是看電腦,讓媽媽很擔心近視會不會又加深。

鼓勵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專注在每一個當下

遠距教學的模式下,許多家長在意的是孩子們吸收多寡,然而凱莉哥卻不是這麼想。「我最在意孩子有沒有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姊姊小學二年級喜歡閱讀,國中之後喜歡手作;妹妹是中年級後喜歡閱讀和手作,也喜歡打電動,兩個人路徑不太一樣,但這些都是喜歡的事。」


凱莉哥細數孩子們成長之路的變化,比起孩子們的考試成績,她投注很大的注意力在孩子們的興趣上。她笑著表示「我們家的孩子考了10分可以很快樂,有次回來說自己數學考了36分,認為自己進步幅度很大,我也覺得很棒。她知道我在乎的是努力過程,所以對成績可以很坦然,看到她這樣我很寬心。我沒有要孩子不唸書,而是希望她們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感覺是什麼呢?有興趣的科目要認真學習、放假的時候認真玩、考試前認真準備、打電動時就努力打;找到想做的事情,然後專注地投入其中,那是凱莉哥心中最美好的事。她說了一句相當帥氣的宣言:「我少關注一些分數,但是換來了一個很快樂的孩子。」

藉由旅行換個地方生活,讓自己和孩子一起練習正向轉念。

給予家長的建議 保持平常心

關於疫後的學習,凱莉哥給予爸媽們的建議是「保持平常心」。她認為這是必要的長期抗戰,如果家長表現出焦慮的情緒,孩子也會跟著焦慮,所以她只告訴孩子「病毒的問題我們無法控制,我們只要保護好自己,好好洗手、戴好口罩,這樣就夠了。可以很小心,但是不要緊張地過日子。」凱莉哥強調,把焦慮感放寬,以一份淡定與樂觀面對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地對抗這疫情之亂。

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口罩戴好勤洗手,一起團結度過疫情。
只要孩子能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對媽媽而言就是最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