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出現的5個失落

撰文-朱崇信、呂佳育・圖片- Adobe Stock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最近一個疫情對兒童影響的研究中,引用了一位受訪青少年的話:「在世界末日中長大好難。」對一些兒童來說,疫情就像世界末日般的災難,該研究指出疫情期間,兒童經歷人際關係、活動和時間運用、教育學習方式變動、身心發展挑戰等種種變化,在這些變動中,兒童會有許多混雜負面情緒的反應,包括:悲傷、生氣、壓力大、無聊、焦慮、害怕、不知所措和孤單,有些兒童的負面情緒在疫情前就已存在,但是疫情顯然更加擴大了這些感受。

在疫情中經歷失落

疫情期間充滿變動、壓力和限制的生活經驗,可以歸結是一段持續經歷的「失落」。心理學家Walsh 就指出,在這次COVID-19 疫情中人們可能經歷多重的失落:

經歷親友死亡的創傷

生命的喪失是所有家庭最深的失落,遭逢非預期的疾病死亡,往往讓人難以接受。

失去實質的聯繫接觸:

隔離的限制、社交距離的規定、害怕傳染給別人或被傳染的擔心,使得維持家人與朋友之間的連結變得困難,形成社交孤立。

失去工作、生計和財務保障:

全球經濟受到衝擊,許多家庭收入減少,更進一步影響居住和食物等基本生存需求。

失去希望和夢想:

人們開始對未來感到焦慮,教育、工作、退休等計畫被迫轉彎,擔憂經濟衰退、不知疫情何時結束的無望感,都可能會讓人失去對未來的期待。

失去生活常態:

史無前例的疫情大流行,讓我們的生活離開「舊常態」進到「新常態」,打破所有人對世界既有的、理所當然的認識和信念。一切都在變動,一切都難以預測。

兒童也和成人一樣,在疫情下經歷這些多重失落事件,他們的生活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學校停課或進行遠距教學、重要的活動被迫延期取消、自己和身旁的人染疫,甚至死亡,他們要面對許多的擔憂、惶恐和不確定。當家長因為疫情而遭遇家庭經濟壓力加重、失去工作等不愉快時,那些負面情緒也會讓孩子同感失落與窘迫。

兒童面對失落的反應

遭遇失落事件的時候,孩子外顯的悲傷反應具體是什麼樣子呢?在兒福聯盟從事喪親和失落輔導的黃鈴雅主任表示:「依據Kübler-Ross經典的悲傷五階段模型,一般人在面對失落事件,例如親友的死亡時,通常會經歷五種心理狀態: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不過她也根據多年的實務經驗和對悲傷理論的了解,特別指出:「面對失落的時候,每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都是獨特的。


黃鈴雅主任舉她曾經服務過的喪親個案為例:「有些喪親的孩子,會表現出震驚和哭泣,這些大部分人認為『應該有』的悲傷反應,也有的孩子會有嚴重的創傷反應,例如曾有服務個案目睹家人的死亡車禍現場,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自己過馬路。但其實也有孩子很自然的繼續過生活,或是很快找到能夠幫助自己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彷彿喪親沒有對他產生太大影響。」


也就是說,悲傷的歷程沒有時間表,也並非線性的逐一經歷每個階段,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面對悲傷的步調和樣態:有人會流淚,有人刻意淡漠;有人會很快度過沮喪,有人需要很久才能跨越;有人最終會接受,有人則始終無法面對現實。


悲傷復原的過程常是起起伏伏、反覆經歷不同階段的狀態,但無論哪一種失落反應都沒有對錯,沒有所謂「正確的悲傷方式」,每個人都是努力在用自己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悲傷和調適

陪孩子走過疫情下的失落, 練習培養復原力量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