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一封生活寫給孩子的信
專訪北投明德國小校長塗振洋
撰文-翁珮恒・攝影─張苑霖・照片提供-明德國小
疫情初來之時,人們畏懼、恐慌,後續的不定性也大大影響著日常,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這突如其來的侵擾,更是擾亂了校園生活的寶貴時光。
「當我們因為疫情,選擇讓孩子預防性請假,這是大人的想法?還是孩子的想法?」台北市北投區明德國小的校長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是否需要預防性停課?該如何教導孩子正確應對疫情?家長、學校該如何溝通調整學校生活?身處校園的教育者,勢必得謹慎應對疫情帶來的種種難題。而明德國小為了真切地了解孩子們的想法,除了在第一時間傳達正確的資訊及妥善的疫情應對方式,也不斷透過家長、老師與孩子們之間的溝通討論,從中一起找尋適應疫情的生活方式,使得疫情不再是生活的阻礙,而是讓孩子們學習自律、自主的契機。
在處變不驚中隨機應變
恐慌與不安來自於對疫情的未知,需要藉由透明公開且正確的資訊,才能夠有效地消弭人們對於疫情的畏懼。在明德國小的校長室內,就有一位非常喜歡寫信的校長,在疫情期間不斷藉由信件溝通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疫情及防疫措施,向家長們傳達適切的觀念。
「寫信是我一直以來的習慣,寫信時所有文字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因此要傳達的訊息也相對完整,在疫情期間也持續藉由這樣的方式傳達觀念性的資訊給家長。」校長塗振洋說,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就寫了一封滿滿的信給學校所有的家長,除了交代學校的應對方針之外,也呼籲家長要先穩定好自身的情緒,用言教、身教,帶著孩子們適應疫情對生活帶來的改變。
作為學校的教育方向決策者,塗振洋坦言,疫情最初的未知性也確實讓他擔憂,不過為了不草率地決策影響孩子們的受教權,明德國小以遵循法令規範為原則,再進行學校教學方式的調整。「從老師、家長的反應,不難看出疫情是加大了弱勢的弱勢。」塗振洋說,疫情對家裡本身就有資源的學生來說影響不大,不過也有不少學生日常得仰賴學校的照顧,若學校在毫無充分準備及輔導措施的情況下停課,對這些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衝擊。他舉例,包括孩子家中成員的照顧方式、遠距教學的硬軟體裝備等,都得確保每一位孩子能安全且安心地持續學習。
因此,在政府倡導「混成教學」的氣氛下,明德國小以一週的時間為過渡期,做線上教學的演練,讓老師、家長、學生都能夠熟悉全新的教學方式,也在過程中不斷調整修正,順利地在政府要求停課時銜接線上教學。
疫情中的停課不停學
即便是全面改成線上教學,明德國小仍維持學校最重要的兩個教學方式:導師時間及聯絡制度。塗振洋說明,每天早上每個班級都一定會有導師時間,停課時仍要求老師在每天的導師時間都要同步直播,除了讓老師瞭解孩子的狀況,也讓孩子能夠與熟悉的老師、同學線上見面,維持關係,並且了解今天的課程規劃與上課方式;而聯絡簿制度則是為了要確保孩子每天都有維持學習的習慣,塗振洋認為,線上學習最重要的是自主,若是直接要求孩子自律會比較困難,需要藉由家長、老師協助,以他律的方式培養孩子自律的觀念,而聯絡簿就是發揮這樣的功能,請家長務必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的聯絡簿,確認孩子們是否有完成老師每天所交代的任務。
另外,考量到線上教學的特性不同於實體教學,包括觀看設備、網路使用時間、資源媒材的效果等,及大量長時間使用螢幕設備對孩子的健康也有所影響。因此,明德國小規劃出「區段排課」的方式,依照年級區分重新安排課表,並規定各科一週都得安排一堂直播課程,以此集中同步課程直播的時間,其餘教學內容則使用影片預錄等非同步的方式,讓孩子們分散地使用螢幕,確保健康的同時也提升線上課程上課效率。
「區段排課的設計,也同時讓家長能夠減輕需不斷在孩子身邊一起同步上課的負擔,並給予老師們喘息空間。」 塗振洋說,同步、非同步混合的線上教學,讓家長能夠與孩子一起更適切自主地利用時間完成上課內容,老師也能更精確地依照網路的特性準備教材與教學方式。另外,明德國小也要求老師得自行準備非同步教學影片,不得草率地使用民間現成的教材,如此才能夠更準確地掌握教學進度及內容,線上教學與實體教學的落差降到最低。
校園生活中的聆聽與尊重
學校生活的意義,不單單只是學科的教授場域,校園活動也扮演讓孩子們多元學習的重要角色。而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學校紛紛取消園遊會、畢業典禮,讓不少孩子感到遺憾,不過明德國小卻透過不同的方式,延續校園活動在疫情期間對孩子們的意義。
「當時在政府宣布停課前,我們就已經著手準備園遊會,後來正式停課,也只是取消園遊會的舉辦,相關的活動籌備工作都還是進行。」塗振洋說,在舉辦園遊會活動的過程,學校課程都會融入相關的體驗教學,像是海報設計、做生意的方式、廣告單發放等等,讓孩子認識學習一系列的籌備方法,雖然疫情延燒讓家長與老師在討論後決定取消園遊會,然孩子卻沒有因為疫情而損失了體驗籌辦園遊會的學習機會。
孩子們期待的畢業典禮等系列活動在去年也因疫情紛紛取消,「為了不讓孩子們失落,校方與家長們經過討論,嘗試用其他的方式來創造儀式感,讓孩子們有難忘的回憶。」塗振洋回憶,在家長會的大力協助下,請了廠商到學校架設鋼索,讓畢業生們從學校高處體驗垂降,藉此象徵並祝福畢業生們在面對未來挑戰時,都能夠具備勇氣與膽量,「孩子們都非常開心,我們也覺得欣慰。」
疫情讓變動成為日常,也加深了尊重包容、團隊協力在生活的重要性,塗振洋發現,像是不斷改變的學校決策方向,除了得與家長、老師密切溝通討論之外,聆聽孩子們的聲音也不容忽視。
校長室每學年都會舉辦「校長有約」的活動,請當屆各班畢業生代表與校長一同用餐聊天,聽聽孩子們對於學校生活學習的感受,「在與孩子們吃飯的過程中,可以很直接地了解孩子們的需求,也提醒我學校的決策經常會大人導向,往往忽略孩子們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塗振洋說,唯有聆聽孩子,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有被尊重,在疫情打亂日常的期間,更是要藉由「聆聽」搭建與孩子溝通的橋樑,不因疫情而抹消孩子的校園生活。
將危機化為學習契機
「國小作為孩子學習社會化的重要場域,基本能力、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塗振洋說,學校生活藉由學科培養孩子具備認知理解的能力,透過校園生活中與他人互動建立品德教育,進而讓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往後不管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夠好好生活。
儘管在疫情期間提倡「混成教學」,塗振洋仍盡量在法令允許的範圍下,維持校園實體活動與教學。他認為,疫情在未來會是「共存」的趨勢,疫情期間往往會發生因畏懼而避免來學校上課的情況,但若是因畏懼而透過防疫假、線上課程等方式躲避,會損失許多與他人互動生活帶來的益處,尤其對學齡中的孩子而言,學校生活屬於黃金學習期,勢必會損失社會化的學習經驗。
「孩子們每天來學校都好開心,下課時間總是吵吵鬧鬧地。要說小朋友有因為疫情減少活力嗎?我倒沒有感受,小朋友沒有被疫情打敗,恐慌擔憂的都是我們大人。」塗振洋說,疫情完全結束前,還是會持續向家長、老師呼籲,只要做好防疫措施,來學校是相對安全的,且在做每個決定之前,不妨問問孩子的意思,與孩子討論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以約定、達成任務的方式,能夠有效地讓孩子在過程中學習,學習決定,也學習替自己的決定負責。
縱使疫情帶來許多不便與挑戰,對明德國小而言,卻是一個學習契機,讓孩子們從疫情生活中學習日常衛生的習慣,也感受該如何應對操作未來的不定性。「生活就是一直在解決問題,透過這次的疫情也教導孩子,面對任何事情要有想法、有勇氣面對,學習聆聽、尊重與同理心。」塗振洋形容,「疫情」就像是個還不認識的朋友,我們都在摸索如何了解認識、接納包容,找到與它相處的方式。而這些生活上的改變,就是「疫情」寫給孩子們的信,邀請孩子們一同學習應變未來,勇敢地在生活中成長。
除了寫給孩子,疫情也寫給教育者、家長一封信,從變動的生活中領悟到,作為孩子的教育者、監督者,日常的生活決定也應該與孩子一同討論,練習聆聽孩子的意見,並與孩子站在一起,適應環境所帶來的改變。「聆聽孩子的聲音,這往往是我們大人所忽略的,是這次疫情帶給我們大人的課題。」